血海穴的位置、作用以及按摩方法

发布时间:   来源:按下摩
  血海穴归属足太阴脾经,有补血养肝、滋润皮肤、瘦腿、治疗雀斑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贫血、腹痛等作用。血海穴的位置: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,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,具体请看以下介绍的血海穴的准确位置及穴位疗法。

血海穴

  【血海穴的位置】

 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,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,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,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,有称为血海的穴位。(坐在椅子上,将腿绷直,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,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,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,或者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(右掌按左膝,左掌按右膝),五指朝上,手掌自然张开,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。)

  取穴方法1:患者坐在椅子上,将腿绷直,在膝盖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,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,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。

  取穴方法2:患者屈膝,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,二至五指向上伸直,拇指约呈45度斜置,拇指尖下是穴。对侧取法仿此。

  取穴方法3: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(右掌按左膝,左掌按右膝),五指朝上,手掌自然张开,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。

  【穴位解剖】在股骨内上髁上缘,股内侧肌中间;有股动、静脉肌支;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。

  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股四头肌内侧肌(股内侧肌)。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。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,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。

  大腿前面阔筋膜内脂肪较厚,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。大腿前面阔筋膜内纤维组织较外侧薄弱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,进入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。膝上内动脉起于动脉,在股骨内上髁上方紧贴骨内面深进,经半腱肌、半膜肌,大收肌腱与股骨骨面之间至膝关节前面,参加膝关节网。

  【穴名解说】

  血海穴 Xuè hǎi(SP10),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腧穴,别名:百虫窠(《针灸大全》,《类经图翼》。另有记载:百虫窝穴是经外奇穴,在血海穴上1寸,点击查看:经外穴--百虫窝穴

  血海穴:一指冲脉,又称十二经之海;二指血海穴;三指肝脏。

  1、“血海穴”。“血”,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也。“海”,大也。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。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,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,在本穴为聚集之状,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,故名“血海穴”。

  2、“百虫窝”。“百”,数量词,形容多也。“虫窝”,虫之所生之地也。百虫窝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其特性为湿热。本穴物质为聚集而成的脾经之气,性湿热,而本穴所应的时序、地域又为长夏的中土,是百虫的产生之时和繁衍之地,故名“百虫窝”。

  3、“血郄”。“血”,指穴内物质为血也。“郄”,孔隙也。血郄名意指本穴的血液运行出入为细小之状。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,其性既湿又热,是血的气态物存在形式。穴内气血物质的出入为水湿云气,水湿云气折合为血则其量较小,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,故名“血郄”。

  【气血特征】气血物质为气(血的气态物),所处为地之上部。

  【运行规律】循脾经上行箕门穴。

  【功能作用】化血为气,运化脾血。

  血海穴和血有着密切的关系,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,是治疗血症的要穴,具有活血化瘀,补血养血,引血归经之功效。

  【血海穴位的作用功效】

  主冶疾病:

  1、生理不顺、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、崩漏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带下、产后恶露不尽、睾丸炎、小便淋涩、气逆、腹胀、便溏腹泻、体倦无力、腹痛;

  2、缓解治膝盖疼痛、股内侧痛、膝关节疼痛;

  3、缓解治疗贫血、风疹、瘾疹、湿疹、皮肤瘙痒、神经性皮炎、丹毒、雀斑;

  4、缓解治疗更年期障碍(更年期综合症),瘦腿、补血养肝、滋润皮肤等

  归纳总结:

  1、治疮疡:本穴可以清血利湿,治血液中血浊血毒 血热引起的疮疡。

  2、治血疾病:统治凡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。

  3、治皮肤痒:血虚、血躁,血稠引起的皮肤痒,用拍穴法。

  4、治荨麻疹:风寒外侵肌表引发一连串皮肤丘疹,用拍穴法。

  5、脱发秃头:本穴可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毛囊微循环,使发易长少油不脱落。

  6、治膝盖痛:例如退化性关节炎、风湿性膝关节炎,多与风湿有关,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,此穴可以祛风清热、疏筋活血与阳陵泉穴同按效果更好。

  7、治月经不顺:包括月经有血块、经期提早或延后、血崩、经血淋沥不断、闭经、痛经。

  8、腹股沟湿疹:病因多为湿热下注,本穴可利湿清热。

  【血海穴位配伍】血海穴配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;血海穴配曲池穴治瘾疹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治月经不调∶血海,带脉(《针灸资生经》);治荨麻疹∶血海血,三阴交穴,曲池穴,合谷穴;治膝关节疼痛∶血海穴,犊鼻穴,阴陵泉穴,阳陵泉穴;治疗阴囊湿疹和股癣:采用放血疗法,配合拔罐。

  【文献摘录】

  (1)《针灸甲乙经》∶若血闭不通,逆气胀,血海主之。

  (2)《针灸大成》∶暴崩不止,血海主之。

  (3)《类经图翼》∶主带下,逆气,腹胀。

  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】

  【治法原则】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。

  【按摩手法】每天上午的9~11时,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。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,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,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。每一侧3分钟,要掌握好力道,不易大力,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。

  【针灸疗法】直刺血海穴0.8~1寸,局部酸胀,可向髌部放散。

  【艾灸疗法】艾炷灸或温针灸血海穴5~7壮,艾条灸血海穴10~20分钟

  痛经--选穴:血海穴

  每月一次的生理痛真是非常难受,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这种小腹疼痛。血海穴的位置:坐在椅子上,将腿绷直,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,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,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。按揉手法及要点: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,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,多刺激左腿。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。

  肝血虚--血海穴、足三里穴

  很多人看会书和电视就觉得眼睛酸胀,干涩不舒服,有的还会出现手脚麻木现象,往往不被引起重视,其实这是肝血虚的症状。为什么呢?《内经》云:“肝受血而能视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”,肝开窍于目,在液为泪,在体为筋,所以肝血虚了就不能营养眼睛和筋脉,就会出现眼睛酸胀、视物不清、手脚麻木的症状,当出现这些情况时,可选用血海和足三里穴来补足肝血。

  血海穴,血这里指脾血,海,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,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,故名。该穴有化血为气,运化脾血之功能,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。取该穴时应屈膝,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。或患者屈膝,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,二至五指向上伸直,拇指约呈45度斜置,拇指尖下是穴。最好每天9-11点在脾经经气最旺盛时按揉该穴,美侧按揉3分钟,以酸胀为度。

  足三里。足,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,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。本穴有强壮作用,为保健要穴。是人体两个长寿穴之一,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,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,五指朝下,中指尽处便是此穴。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。胃是人体的一个“给养仓库”,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、分解、吸收,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,人才能身体健康,精力充沛。所以,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,对人们来说极为重要。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。 该穴艾灸效果最好,有“常灸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之说,艾灸或用手指按压此穴,不但能补脾健胃,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,增强人体免疫功能,扶正祛邪,而且还能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,使人精神焕发,青春常驻。如果能每月用艾灸此穴10次,每天1次,每次15分钟,便可使人长寿。若家中无艾或不便艾灸,可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穴,亦可达到同等效果。

  产妇酸痛--血海穴

  产后的妇女特别容易出现各种酸痛,台北市立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刘桂兰表示,由于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,身体状况本来就比一般人虚弱,再加上医院里的冷气较强,如果疏忽了做好保暖的工夫,风寒便会趁虚而入,而一旦出现了各种酸痛时,又该如何帮妈咪们减缓疼痛呢?请看以下提供的各项绝招。

  按压的手法:以手指的指腹部位按压,切勿以手指甲按压,以免抓伤产妇。通常最常采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三根手指头。

  按压的时间: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进行,一个穴点每次按压以十次为原则。妇女产后身体各部位发生疼痛的原因,不外乎是因为身体出现「血虚」、「血瘀」、「肾虚」、「风寒」四种现象。

  外在表徵:患者容易有关节疼痛、酸痛、有麻木感、脸色苍白、头昏、心悸、怕冷、气短乏力、脉搏细弱的情形。按压穴道:血海穴;位置:屈膝,在髋股内侧上缘上2寸(三只手指头宽)、股四头肌内侧隆起处取穴。

  美容按摩--血海穴

  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,位置很好找,用掌心盖住膝盖骨(右掌按左膝,左掌按右膝),五指朝上,手掌自然张开,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。

  午饭前按摩膝盖上的血海穴,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。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,力量不宜太大,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,要以轻柔为原则。
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SPA资讯按摩常识养生知识
深圳按下摩服务平台欢迎您!
QQ:749418041‬ 微信:zuzu9525
Copyright © 2019-2020 按下摩 版权所有

QQ咨询

在线咨询